1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寻觅善洲故里的诗和远方”施甸专场新闻发布会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召开。
发布会现场(8月17日摄)。王娅男 摄
施甸县全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有20万亩高山牧场、万亩摩苍林场,还有5.6万亩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中国红色地标”善洲林场,白鹇、豹猫、长喙厚朴等上百种野生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善洲林场(资料图)。施甸县委宣传部 供图
同时,施甸县有“稻母之乡”的美誉。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全县水稻制种面积3576亩,科研育种材料3.6万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成功率达83.34%;玉米制种面积8000亩,繁育品种34个。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词“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
金黄稻田(资料图)。施甸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施甸境内,保存有一套独有的从寒武纪到三叠纪的地层序列和古生物化石群落,5亿年前各地层古生物化石门类10余类,其中海林檎化石以种类之多、密度之大、保存之完好,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何元乡被授牌“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
施甸县委书记周耀泉表示,走入善洲故里,将领略“誓把荒山变绿洲”的奋斗诗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诗画,“地质奇观话沧海”的岁月史诗。诚邀各地游客前来施甸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寻觅“诗和远方”。(完)(王娅男)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