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2/20 18:12:27
来源: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驻守川滇要道的“三面”交警

字体:

值守(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夏秋多雨多落石,冬春多雾多冰雪”,是G85银昆高速昭通段这条川滇要道的交通特点。这一段路起于大关县沙池大桥,终至盐津县豆沙关收费站,呈“几”字形的66公里路段,含长下坡35公里,桥梁134座、隧道12对,道路交通情况复杂,车流量大,交通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为确保道路平安畅通,昭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水昭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三中队(以下简称“三中队”)的6名民警和7名辅警自2008年起便驻守在此,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素质、灼灼的初心守护着这段路。

  黑脸“焦警”,为生命逆行

  三中队管辖区域的高速公路依山傍水,道路在乌蒙山系和五莲峰山系间盘旋而过,由东向西经过大关河、洛泽河、洒渔河。每到夏季,高温天气加上车辆在行驶中频繁刹车,极易导致轮胎自燃现象发生,“阻燃”成了三中队夏季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自燃车辆灭火(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日常工作中,三中队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提示、在重点路段派驻警力值守喊话、亮警灯、鸣警笛闪烁喊话等形式,全面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防范。

  2021年4月19日,凉水井隧道内有一辆货车发生自燃,值班民警陆宏第一个接到报警并将情况上报,三中队时任中队长陈鹏一边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一边联系协同部门展开救援。

  凉水井隧道口浓烟滚滚,隧道内还有不少群众滞留其中。为了确保群众安全,警员们冒着浓烟冲进隧道,对滞留车辆和人员逐一排查,并高声示警,最终,困于隧道中的75人被安全转移。

黑脸“焦警”(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黑脸“焦警”(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当警员们从隧道内走出来时,他们的脸被烟熏得黢黑,成了名副其实的黑脸“焦警”,这份特别的“烟熏妆”,是他们在危险时刻果断逆行的帅气“妆造”,更是践行使命的光荣印记。

  白脸“浇警”,无惧风雨

  夏季除了炙热的高温,频袭的暴雨也让三中队警员们高度警惕。

  因辖区岔河至豆沙关路段地处河谷山体底部,每逢暴雨天气,雨水夹杂着山上的泥土、石块直冲地面,阻断交通。说到与暴雨“交手”的故事,三中队警员们印象最深的还得是2020年8月16日的那场大雨。

清理落石(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那天,下银厂大桥路段因连续降雨,导致山上滚落了200余立方米的沙石堆积在路面,同时山洪夹杂着泥沙不停地向路面涌来,致使重庆至昆明方向的道路完全中断,路基、路栏多处受损,三中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合相关部门连夜清理沙石。

清理沙石(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为尽早让道路恢复正常通行,三中队警员们顶风冒雨,搬石块、铲泥土,一点一点地把沙石清理干净。

  雨水将他们浑身淋得湿透,皮肤泡得发白,但他们没有退缩,在雨中清理路障的他们成为了白脸“浇警”。

  笑脸交警,勇对寒冬

  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三中队辖区多个路段会不同程度地结冰,抗冰保通成了中队每年冬天的常态化工作内容,抛洒融雪剂、铲除冰凌也成为他们熟练的工作技能。

查看路面结冰情况(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三中队中队长陆彬涛说,到了结冰期,中队会开展全天错时巡逻,遇到冰凌严重时,还会在长下坡坡顶派人定点值守,对过往车辆进行警示,并根据气温及路面温度变化,开展路面测温等监测工作。当道路不具备通行条件时,还要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并在服务区做好车辆分流、劝导及服务群众工作。

  “冬天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但大家一直坚守在路面上,确保交通安全,保证滞留的车辆和人员能平安回家。”三中队副中队长李光军说,他在三中队工作的12年,记不清有多少个冬夜是和同事们一起在路上洒融雪剂、挥铲子除雪中度过的。当被管制的路面可以通行,滞留车辆被放行时,他们被冻得麻木的脸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展开笑容,这群“笑脸”交警,是车辆平安出行的忠诚守护者。

帮群众推车(资料图)。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供图

  “我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交通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抗冰保通、服务群众,这些是我们工作中做的最多事。”陆彬涛说,把这一件件事做好,让车辆走得平平安安、稳稳当当的,就是他们坚守的意义。(完)

【纠错】 【责任编辑:冯雨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