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丰富的旅游业态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了护航全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西双版纳公安主动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深化平安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警务机制,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稳定的社会治安大局。
平安共管,打造警保联勤“新”模式
西双版纳公安按照“政府牵头、公安指导、行业协助、群众参与”原则,组建起公安为主,景区管委会、物业保安、旅店业主、门店经营者、治安积极分子为辅的“红袖套”党员义警队,分批参与日常清查整治、巡逻防控、矛盾调解、安全防范提醒。队员们利用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共同维护景区景点治安秩序,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服务率、管事率,实现了联防预警、联动出警、快速处置,形成各有侧重、互相联动、整体防控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目前,全州共设置景区联勤联防点位19个,每个点位按照“1名民警、2名辅警、2名景区保安、N名治安积极分子”模式开展联勤联防工作。
“以前游客多起来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公安的指导下,什么时候让游客进入、怎么开展游客分流、怎么巡逻、怎么安检,有条理多了,景区秩序好多了。”告庄西双景保安部何队长说道。
综合治理,塑造旅游警务“心”服务
为进一步树立西双版纳旅游良好形象,西双版纳公安联动市场监管、卫健、消防、文旅等行业职能部门,聚焦游客“吃、住、行”,对景区及周边住宿、餐饮、夜市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重点对实名登记、监控设备、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强迫交易、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涉旅乱象,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同时,联合多部门设立“旅游咨询、投处中心”,及时为游客提供咨询解答、旅程指引、暖心救助。
“您好,请问鹦鹉表演场怎么走?”在曼听公园屯警点,执勤民警热心回答群众的问询,当好“活地图”是民警的必备技能。民警们也常常帮助游客找回遗失证件、包裹等物品,化身游客“小管家”,在这一件件“小警务”中,西双版纳公安彰显“大服务”,不断收获群众点赞。
梯次布警,推行机关警力“实”战化
每当夜幕降临,西双版纳便进入“夜经济”时间,为弥补夜间旅游高峰期警力不足的短板,西双版纳公安全面落实机关警力实战化工作机制,从机关部门调配警力增援基层,根据夜间消费特点,动态调整巡逻密度和次数,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夜市、娱乐消费集聚区、客流集中商业圈,按照“机关警力+特警+交警+派出所”的警力配置模式,梯次布警、显性用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让“警灯常亮、警车常转、警察常见”,全面提升社会面整体掌控力、快速反应力,实现有警处警、无警服务的工作模式。
精准指挥,构建旅游“智”慧警务
西双版纳公安积极顺应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趋势,着力构建“信息主导、精准指挥、精细落实”的智慧旅游警务模式。将景区各类视频资源接入警务室,通过数据共享、关联应用等,实现对交通路况、人流量统计、游客分布等实时调度,实现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做好警情先期处置和游客救助工作。
通过利用该应急响应机制,近期突发警情时,西双版纳公安内部联动特警增援、交警赶往疏导交通,对外迅速通知游船公司派出快艇搜寻营救,医疗救助站医护人员、景区企业兼职救援队待命。在多方联动配合下,仅用十分钟就成功救援一对落水母子,并从景区送到医院救治,挽救了一个家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