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推进“134”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新优势,主动担当作为、扛牢属地责任,助推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壮大新经济增长点,以新动能、新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及平台建设政策措施》,从科创项目建设、研发投入、平台建设等14个方面对企业发展建设进行扶持,奖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与平台建设资金743.5万元;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方案,坚持深入企业、强化服务和指导。截至目前,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省市级专家工作站3个,完成云南省科技型企业备案6家,获得云南省科技厅2024年工业领域科技计划立项备案1个。
围绕“产业链”构建“资金链”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立足辖区实际,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为被认定为云南(昆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企业争取了三年补助资金共计90万元,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为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新绩,促进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先进技术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应用。
依托先进技术成果,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积极投入研发经费,目前为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达2.7935亿元。2024年二季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57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市级认定总部企业4户,实现工业业务收入700亿元以上,辖区经济发展硬实力不断提升。
围绕“资金链”部署“人才链”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紧紧围绕人才强区战略,与高校、院所等积极对接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专家团队2个,签署合作框架协议4个,引导支持企业申报人才项目,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科技创新培训、科技辅导员培训等,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结合环境保护、特色产业等需求精准引才,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成立“阳宗海高原湖泊研究中心”,组建34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积极采取签约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顾问指导等柔性引才方式,建设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阳宗海研究工作站和陈景院士工作站等,为阳宗海保护治理决策,提供长期、稳定、系统、全面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围绕“人才链”带动“创新链”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以人才资源优势为引领,带动创新发展,通过与企业、高校联建开展产学研合作,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优势建设,面向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打造行业发展和竞争新优势,截至2024年6月现园区25家涉及金属新材料企业,持有有效专利1237个。同时,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启动孵化中心、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开展各项招聘活动,形成“园区聚才、企业用才、产业留才”良好局面。
围绕云南铝产业精深加工高品质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通过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持续推动园区优化提升,4家企业获评省级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
此外,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利用2023年以来建立的链上合作招商机制,开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聘用来自企业商会等领域的9名招商大使,开展“一把手”精准招商12次,拜访省内外客商467次,签订协议48个,中铝铝箔、云铝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快速推进,云铝烟气治理、三川5G智能数字化专用电缆等项目开工建设,绿盾汽车铝制品等12个项目建成投用,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扩大,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完)(刘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