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高级技师刘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荣誉表彰。
1995年4月,刘杰进入铁建装备从事钳工工作,他精益求精、不断磨炼、教导新徒,逐步掌握了精湛的技术工艺能力,成为生产现场的技术“大拿”、新车试制的首选技师、师徒传承的典范。
业内领先 勇挑重担
刘杰研究的对焊预放量法实现产品主车架前、中、后及上悬梁整体焊接尺寸零工差,改变了国际允许的±15mm工差标准,保证测量小车采集数据一次完成,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刘杰还掌握各种花键手工修配安装法,手工修模零工差,降低了键套磨损和冲击,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刘杰带领团队屡创一次交验合格的生产奇迹、改进轮对压装退轮试验台制造工艺,屡次实现铁路运输装备安全技术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云南省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刘杰潜心钻研机械技术(资料图)。
技术精湛 业绩突出
刘杰有着精湛的技术,遇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类难题,他和团队成员总能迎刃而解。
面对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铝镁合金焊接的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成员从控制电弧功率、焊缝成形入手,让焊件变形小、热影响区小,保证车架移动门焊接平整度达到5mm以内,局部火焰校正后平面度达到2mm。他设计和改进的移动门组装工序、工装,不仅显著强化了高速运行中车门的安全性,还将国外专家6天对装一道门提速为3天对装2道门。
刘杰设计的工装和工法,优化了香港铁路吸砟车组风机出口消音器、输送系统及吸口,成功让整车降噪、降尘指标满足了香港城市建设环保严格的要求,还将一个天窗作业量提高到36道,效率提高130%,最终提前3个月完成施工任务,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该车安全及环保性能对标欧美市场,作业性能达到国际一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
刘杰常年与铁建装备技术部门保持高效沟通,并持续提供解决方案、落实快速实施。
钢轨铣磨车是铁建装备近年来自主研发的重点新品之一,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样车组装过程中,该车出现超重的情况,刘杰主导方案改进工作,在保证油管线路无受损、车架整体无变形的情况下,成功实现减重的同时,车辆构架强度也符合要求。他带领工友们研究出来的骨架校正和封板铆接方法,解决了铝镁合金顶棚变形的问题,一次通过了验收。
该产品也因其优越的作业性能荣获第三届“航天科工杯”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银奖,成功填补了国内自主化钢轨铣磨车整修设备的空白。
刘杰正在工作(资料图)。
勤于钻研 勇于创新
刘杰不仅基本功扎实,还是一名勇于创新的员工。在参与试制轨道除雪车的过程中,由于该车型需要在零下40℃极寒条件下作业,材料、装配工艺等都与其他车型存在着巨大区别,难度陡然提升。他对导引限位装置等多种总、零部件改进,解决了极寒条件下工作装置收车难以锁定、吹雪口因冰冻出现卡滞、阀块有漏油等问题。
刘杰率领团队创新设计倒“人”字型翻板方案,解决了原转动抛雪筒容易被冻住而无法转动的情况。除雪车上线作业后,每小时可清理15公里的线路,保障了北疆铁路的安全与畅通,荣获部级优秀发明专利奖3项,并获得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暨好设计银奖。
刘杰研制的轮对反压试验及退轨设备,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提高单边捣固头一次对位平面度合格率》课题获云南省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
技能强企 敢为人先
凭借多年积淀的技术底气,刘杰在工作中敢为人先。在隧道桥梁清筛机样机生产试制过程中,他提出在上升导槽体外侧面设计检修门,便于异物卡入挖掘链等异常情况的处理,大幅提升了挖掘装置故障处理效率。依靠现场积累的经验,刘杰提出在夹钳提轨装置横梁内侧增加加强筋板,改进后的强度完美应对现场作业要求,收车锁定再无隐患。
“我们要把精品交给用户!”“只有一丝不苟地牢记操作规程,才能使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完好率达到100%。”他将这一理念践行到工作中去,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30年来,刘杰扎根一线,潜心钻研大型养路机械技术,参与研制的多款产品荣获奖项,并积极改进工装、工法,率领团队开展技术革新,为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完)